还有247
2025年05月15日 - 17日
深圳国际会展中心

锂电产业的复苏之旅:挑战与希望并存

访问量: 885  2024-06-24

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汹涌浪潮中,“电比油低”这一现象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成为关键的市场驱动力。它宛如一阵强劲的东风,助推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以惊人的速度扩张。消费者在成本的权衡中,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电力驱动的出行方式,使得新能源汽车在道路上的身影日益增多。


然而,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“电比油低”所带来的影响绝非仅仅是表面上市场份额的简单增长。在其背后,隐藏着一系列复杂且深刻的挑战与变革。这不仅涉及到汽车制造企业的战略调整、供应链的重新布局,更对整个产业的生态和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同时,锂电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支撑,也在经历着跌宕起伏。曾经,锂电产业在产能扩张的热潮中面临着诸多问题,如产能过剩、价格波动、技术瓶颈等。但如今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,锂电产业正展现出复苏的迹象。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,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,成本逐渐降低,续航里程得到显著提升,这些都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。而且,市场对锂电的需求持续增长,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生产效率,优化产品质量,进一步推动了锂电产业的复苏与发展。但这一复苏并非一帆风顺,仍需面对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、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。

总的来说,“电比油低”现象如同一个导火索,引发了汽车产业的连锁反应,而锂电产业的复苏则为这一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。



一、“电比油低”助力市场扩张但利润受压

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,“电比油低”这一因素正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,有力地推动着新能源汽车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。单月产销渗透已逼近 4 成,新能源汽车正逐步蚕食燃油车以及二手车的市场。

然而,这一优势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问题。在“电比油低”的强导向下,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。除了龙头企业,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陷入了营收与利润的艰难抉择,甚至有些企业毫无选择余地。终端的价格压力不断传导至供应链。以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为例,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 10 万元/吨的水位上再度呈现颓势,进入 6 月更是“跌跌不休”,电芯价格也逼近 0.3 元/Wh 水位。

二、车企竞争与底线的探讨

在近期的重庆论坛上,车企针对竞争与底线展开了深入探讨。存在两种观点,一种鼓励主动竞争,认为企业应在竞争中成长;另一种则认为现阶段竞争过度,已逐渐丧失理性。

三、产业格局的变化与调整

以动力电池为观察视角,产业链正逐渐摆脱产能消纳的困境,竞争格局正从阵痛期的无序逐渐走向有序。但为了实现全面电动化渗透的目标,产业上下游仍需做好长期竞争的准备。

四、市场数据反映的产业现状

从市场数据来看,中汽协数据显示,5 月单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 39.5%,1 - 5 月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92.6 万辆和 389.5 万辆,同比增长 30.7%和 32.5%,市场占有率达 33.9%。尽管增长率、占有率和产销数据都表明新能源车市在稳步增长,但产业链对于“增量收窄”的状况始终难以释怀。

五、价格战下的企业困境与应对

自 2023 年初以来,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从未停歇,到 2024 年初的“电比油低、荣耀出击”,低价竞争的态势始终持续。据中国乘联会数据,新能源车市场整体购买均价在一年间同比下降近 10%。这种低价的威力在二手车市场体现得更为明显。今年以来,二手车市场整体行情低迷,渠道商即便亏本也难以改变成交惨淡的局面。

新能源新车的密集降价,加上各省市、地方促消费政策的推动,不仅让原本考虑新车的消费者选择了新能源汽车,就连原本计划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也纷纷转向新能源新车。在这种降价促销的大环境下,大部分企业在营收与利润之间只能实现其中一个的增长。

六、企业利润率与行业竞争格局

2023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的品牌依次为比亚迪、特斯拉、广汽埃安、上汽通用五菱、吉利汽车。对应到公司财务数据上,企业利润率分别为 5%、16%、3%(广汽集团)、0.2%(五菱汽车)、0.3%。除特斯拉外,国内车企的利润率大多在 5%以下,且仅有比亚迪一家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。

七、动力电池产业的变化

在动力电池方面,比亚迪汽车公关负责人李云在 2024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,当原材料降价时,汽车厂商若不降低产品价格,就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比亚迪自身具有电池、电机、电控三电自主优势以及销量冠军的规模优势,拥有足够的成本调整空间。而其他产业链企业则不同,它们分属供应链的上下游不同环节,实现降本更多依赖于业内“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”的共识。

以动力电池为例,在碳酸锂价格处于 60 万元/吨的高点时,三元、铁锂动力型电芯价格都维持在 1 元/Wh 的水平。而如今,锂价在 10 万元/吨的水位上再度下跌,部分电池厂商甚至规划推出 0.28 元/Wh 的磷酸铁锂电芯。在这样的单价水平下,电池与上游材料、设备供应商之间的议价话语权发生了转变。

八、锂电材料产业的挑战与机遇

锂电材料的大宗化属性日益凸显。特别是对于矿产资源链条的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箔材,不仅产品差异化差距越来越小,还在原材料方面深受锂、钴、镍、铜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影响。设备端增量更是首当其冲,在投扩产退烧、项目终止潮之后,开始在交付、响应服务、设备效率、产品价格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。行业内卷之下,合作方式、合作流程、账期等信息变得愈发敏感。对于是否进入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,企业的选择变得如同“进围城”一般纠结。除了订单体量大、有“链主”背书的好处外,还必须要对服务响应压力和利润压力有充分的心理准备。高工锂电了解到,材料、设备企业,尤其是自身造血能力强的企业,即便有进入头部供应链的机会,也会谨慎考虑。合作过程中压力极大时,材料企业也会通过限供等手段表达不满,但通常会适可而止。

九、产业复苏的积极信号

不过,近期也有一些积极的信号。电解液领域再度出现了天赐材料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大单,业内认为这一订单向龙头靠拢的现象,可视为产业再次调整、整合优化的信号。据悉,二季度以来,电池端、材料端的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全面回升,Q2 出清拐点得以确立。其中,隔膜领域达到 70%;消纳压力较大的负极材料,在二季度 4 月初和 6 月初也传出了两次招标价格上涨的消息。各环节头部企业的开工率更为突出,超出各自细分领域平均水平 10 至 20 个百分点。

十、产业未来的发展态势

从材料价格变化来看,原材料波动较小的隔膜、负极材料随着出清拐点的出现,价格已经趋于稳定,后续利润空间有望根据电池端的需求迎来增长。但金属矿产价格仍在波动,尽管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变化渐趋稳定,震荡区间收窄,不过 6 月以来,碳酸锂持续下跌,6 月 21 日已跌破 9.5 万元/吨。并且,近期铜价、镍价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。因此,锂电产业链对于供应链风险管理仍需保持警惕。

同时,2024 年以来,产业链中的电池、材料企业在海外市场迈出了更大的步伐,海外本土电池产能即将放量,材料企业出海建设的速度加快。高工锂电梳理发现,上半年锂电材料领域新宣布的海外项目总投资额已超过 173 亿元,相关项目的落地有望助力企业进一步修复利润空间。

整体而言,锂电产业链以及新能源汽车端,分化的局面已然形成。头部企业已经开启了规模造血与出海的强者游戏,产业链正在加速出清,逐渐驶出阴霾。但未来的发展仍充满挑战,需要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,不断创新,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。


欢迎参加CIBF国际电池展

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CIBF International Battery Exhibition.

CIBF国际电池展,开启能源新视界,引领电池新未来!

CIBF INTERNATIONAL BATTERY FAIR, OPENING UP A NEW VISION OF ENERGY AND LEADING THE NEW FUTURE OF BATTERIES!

距大会开幕还有 247天!
> 现在报名
展会咨询 Exhibition consultation
  • 136-4497-3332 / 刘经理
  • 138-2311-6423 / 刘经理
  • 扫码了解更多展会信息
    扫码了解更多展会信息
CIBF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/展览会  辽ICP备13012307号
13644973332
在线客服
返回顶部